当前位置:首页>>检务公开>>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禹会区人民检察院2024年工作报告
时间:2025-02-2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禹会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1226日在禹会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区检察院检察长 周献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检察在区委和市检察院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检察担当作为,扎实开展“检护民生”“检察护企”等专项行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连续获市检察院通报表彰

、强化使命担当,以检察履职服务中心大局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四大检察”一体履职、融合履职,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中心大局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全年共办理审查逮捕案件342件550人、审查起诉案件573件983人办理黄赌毒犯罪案件68件110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36件71人、职务犯罪案件11件12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办理涉黑恶犯罪案件3件46人。对重大、复杂案件,主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加大涉黑恶案件财产刑执行监督力度,跟进监督罚金执行和赃款追缴26万余元。加大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力度,办理相关案件121件320人,其中办理“7·17”涉缅北诈骗案件19件67人。办理的场外配资类非法经营案件涉案金额148亿余元,追赃挽损9600余万元,有效维护资本市场经营秩序。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做细做实“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办理各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案件41件103人,办理企业内部人员犯罪案件9件27人,为企业挽回损失160余万元。被害单位赠送“怀利企之心、办利企之事”锦旗。重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办理案件48件118人,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办理各类衍生案件10件。起诉的李某某等30余人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饲料系列案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促进饲料行业规范发展。服务自贸区检察办公室主动对接辖区企业,走访调研企业30余家,提供专题讲座、法律咨询、维权协助等法律服务。监督保障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41人次。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强化诉源治理,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9份。深化府检联动,加强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配合,通过行刑反向衔接,向行政机关移送被不起诉人,有效惩治违法违规行为。主动参与平安禹会建设,参加区涉法涉诉等事项会商30余次。强化普法宣传,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企业、农村、社区活动。打造富有特色的法治宣传阵地,创新推出“拍案说法”等栏目,通过以案释法讲法理、明事理,发布原创内容150余篇,制作的《听检察官说,宪法与我们的一生》宣传片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及最高检采用,阅读量10万+,传播禹会检察好声音,引导禹会文明新风尚。

系民生福祉,以为民司法践行初心使命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个案件,进一步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加强民生领域司法保障。围绕“检护民生”专项活动,聚焦食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民生热点,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捕捞破坏环境资源等犯罪案件30件69人。着重打击侵财类犯罪,办理盗窃、诈骗等案件101件150人。依法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办理的刘某某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金额1.3亿余元,涉及520名投资人。针对居民小区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飞线充电”等火灾隐患,明确责任主体,制发检察建议9份,推动开展辖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与区工会、区人社局建立“检察+工会”“检察+人社”工作机制。支持农民工起诉,助力解决欠薪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积极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排查整治检察环节风险隐患,加强源头防控。坚持院领导信访接待和包案化解机制,依法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11件次,做到件件有回复综合运用多种化解手段,推进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化解攻坚专项行动,化解率100%。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对25名因案致贫的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开展救助。依法适用认罪认罚办结案件471件773人,有效提升诉讼效率、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以刑事和解推进轻罪治理,促成29件轻微刑事犯罪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和解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坚持零容忍从严惩治性侵、暴力伤害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7人。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51名涉案未成年人采取附条件不起诉、跟踪帮教、家庭教育指导等措施,引领其迷途知返。针对监护缺失问题,制发督促监护令20余份。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针对电竞酒店、KTV等娱乐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14份。27名检察干警担任辖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70余场。打造“云上”法治微课堂,针对防范电子烟、麻精药品滥用等主题拍摄普法短视频,均被省、市级媒体转发推介。

、聚焦主责主业,以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始终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高质效开展法律监督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向“优”升级。依法准确适用逮捕、起诉法定条件,不批准逮捕136件203人,不起诉118件146人。深化刑事立案、侦查和审判活动监督,监督立案19件,监督撤案31件,纠正漏捕漏诉50人,提出抗诉4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侦查活动监督通知书、纠正审理违法意见书等277份。通过召开公检法司联席会议、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委会、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等方式,强化刑事诉讼制约监督。能动履职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立案侦查1件1人,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3件3人。

民事行政检察向“实”突破。持续深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办理案件244件。探索民事案件和解机制,对合同、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后,与法院共同开展释法说理工作,推动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履行完毕,将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到民事检察监督全过程。强化对法院执行活动的监督。根据全省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机制,协助省检察院办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6件其中向省高级法院提出抗诉3件。提出行刑反向衔接检察意见110件119人,办理的何某某等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召开磋商会、听证会的方式,积极帮助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执法赋权的后半篇文章,推动赋权工作落实落地,提升“检察+行政”共治合力。

公益诉讼检察向“好”拓展。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61件,提起民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7件。开展针对古树、耕地保护、农村环境整治、水源地保护汽修行业危废处置等专项活动,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21份。“刑事检察+公益诉讼”协同履职守护绿水青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4件,督促当事人纳生态修复赔偿金30余万元。持续推进大洪山检察公益林建设,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补植复绿世界环境日当天联合区法院、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市公安局等单位,在蚌埠闸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并会签文件,助力淮河生态保护

数字检察从“新”开始。树立“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理念,在办案履职中不断释放数据效能,获取检察监督线索。我院开发的6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上架省检察院平台并获推广;应用最高检、省检察院模型48个、成案183件,数字检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构建“涉企政府奖补资金兑现法律监督模型”,运用模型筛查线索,办理知识产权类公共政策兑现系列案件,制发检察建议21份,督促兑现奖补资金173.28万元。该模型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检察护企”专题中,获评全市检察机关一等奖、全省检察机关三等奖。聚焦农民工工伤保险缴纳情况,构建“建筑工程领域工伤保险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碰撞获取监督线索,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3家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79.77万元,惠及农民工600余人。

四、坚持党的领导,以检察建设提升队伍素能

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高质效推进检察队伍建设,着力提升队伍综合素能,持续擦亮检察人员担当实干的鲜明底色。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第一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不走样,注重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全体干警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讲政治落实到检察履职、监督办案的全过程。

加强素能培养。进一步优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定青年干警长期培养规划,以培养全科检察官和优秀年轻检察官助理为目标,加强检察综合业务人才培育,夯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根基。积极参加上级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更新司法理念,提升融合履职素能。我院干警撰写的检察侦查理论文章入选最高检《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指导》,完成省检察院课题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参与及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入选市级以上典型案(事)例7件,集体、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18次。

着力正风肃纪。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不动摇,持之以恒推进清廉检察建设。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严格执行“三个规定”要求,全院填报重大事项61件。做到日常谈心谈话全覆盖,及时发现、解决队伍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推进干部“有为有位、无为让位”常态化,晋升优秀检察干警等级和员额遴选9人次,通报处理干警3人次,通过正面激励和反面处理,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主动接受派驻监督,坚决支持纪检监察履职。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思想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到以案正风、以案示警。

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检察建议工作,3名检察官接受区人大常委会评议。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参与决策、监督司法的作用,开展检察听证53件,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质量评查等检察活动275人次。主动邀请16人大代表见证天河水源地保护司法活动,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提供宝贵建议深化检务公开,严格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通过门户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检察工作动态,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规范行使。

过去一年,我们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心,与禹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向,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亮色更显。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区委和市检察院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得益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得益于各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热忱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区检察院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理念、履职能力与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二是服务发展大局、参与社会治理的针对性、实效性不足;三是法律监督质效有待提升,向“大数据”借力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四是全面从严管党治检仍有薄弱环节,压力传导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加以解决。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主线,在司法办案中更好维护公平正义,为助推禹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服务保障全区发展大局坚持司法维护稳定、办案促进发展,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各类犯罪,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禹会、法治禹会建设。持续聚焦禹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打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组合拳,助力营造安商惠企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法治元素更多更好融为发展要素,加快推进禹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努力践行司法为民要求“三个善于”为引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促进社会内生稳定。重点聚焦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突出加强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群体司法保护以检察建议督促堵漏建制,推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认真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充分发挥司法救助作用,让社会始终充满司法温度

三是抓实“三个管理”彰显检察担当。健全完善司法责任制,一体抓实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以更优的办案效果更好为法治担当。深化对“三个结构比”的研究分析、科学运用,推进“四大检察”一体履职、融合发展在确保办案规模数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更加关注矛盾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内部线索移送提升履职效能等深层次办案效果的实现。

四是以更严要求推进自身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打造政治过硬检察队伍。强化检察办案实训业务竞赛等各类务实举措培养专业化检察人才。完善检察人员考核管理体系,以科学化管理激发检察生产力、战斗力。积极开展检察队伍教育活动。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向纵深发展。

各位代表!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和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不断开创禹会检察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禹会贡献更大检察力量!

附件:相关用语说明

1.检护民生:最高检部署2024年2月至12月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的专项行动,围绕就业、食药、社保等民生热点以及劳动者、消费者、妇女等重点人群,聚焦一个地区、一类人群、一个行业等突出问题,重点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2.检察护企:最高检部署2024年2月至12月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的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保护,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行刑反向衔接:检察机关对不起诉的案件,认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移送行政主管机关处理的制度。

4.三个善于: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准确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善于从具体法律条文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善于在法理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公平正义。

5.三个管理:最高检决定取消对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的考核后,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其核心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主线是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抓手是案件质量评查和司法责任追究惩戒,目标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6.三个结构比:“四大检察”的履职结构比,依程序办案和依职权监督的案件结构比,依程序移送、依申请受案与主动发现的案源结构比。